释迦牟尼逝世后,由于对他所说的教义理解阐发不同,佛教内部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,主要可以分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。“乘”是梵文yana(音读“衍那”)的意译,指运载工具,比喻佛法济渡众生,像舟和车一样,能载人由此达彼。“小乘”( Hinaana,音读“希那衍那”),原为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( Mahayana,音读“摩诃衍那”)出现后,对以前原始佛教(前6世纪至前4世纪,释迦牟尼及其三、四传弟子时期的佛教)和部派佛教(前4世纪至1世纪,上座部、大众部各部派佛教)的贬称,但后者并不接受这一名称。小乘佛教徒一般自称上座部佛教,而将大乘佛教称为大众部佛教。现在一般佛教著作中使用“小乘佛教”、“大乘佛教”的称谓,并不含有褒贬之意,有时也将它们称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。
在信仰修证方面,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,认为现今世界只能有一位佛,不能同时有两位佛。信仰者通过“八正道”等宗教道德修养,可以达到阿罗汉果(断尽三界烦恼,超脱生死轮回)和辟支佛果(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),然而不能成佛。大乘佛教则认为,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,释迦牟尼只是众佛中的一位。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“六度”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修习,可以达到佛果(称“菩萨”,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),从而扩大了成佛的范围。
另外,小乘佛教讲求即生断除烦恼,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,希望了生死、离贪爱、灭尽身智,是完全出世的,所以被大乘佛教讥讽为“自了汉”。大乘佛教则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,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,还应该修持成佛,建立佛国净土,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。因此,大乘佛教既是出世的,又强调适应世间、引渡众生。
在教理义学方面,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“法有我无”,即只否定人(我)的实在性,不否定法的实在性。大乘佛教则同时否定法、我的实在性。另外,大乘佛教认为,人先天的“心性”是清净的,只是后来遭到情欲的污染才变得不净。因此,其修行理论中已经包含有顿悟的成分。小乘佛教则对修行的阶段、解脱的果位等有细致具体的划分。总体说来,相对于大乘佛教,小乘佛教比较保守,教义和修行比较复杂。
小乘佛教现今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、泰国、缅甸、老挝、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,还有中国的云南省,其主要经典是《长阿含经》、《中阿含经》、《增阿含经》、《杂阿含经》等。约在西汉末、东汉初(1世纪左右),传入中国的佛教既包括大乘佛教又包括小乘佛教。东汉末,中国开始了佛经的大规模翻译,著名翻译家安世高译出了大量小乘经典,在社会上影响很大。但随着历史的发展,小乘佛教在中国逐渐式微,现今主要流传于云南省,一般被称为云南上座部佛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