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的建筑风格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,又有厚重的文化底蕴。如果说鼓浪屿的欧陆建筑和厦门的骑楼,体现着异域建筑风格的光彩,那么红砖民居、嘉庚风格建筑则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嘉庚风格建筑陈嘉庚先生亲身经历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欺凌压迫,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。
当他在南洋创业22年后,有了 反抗殖民者的本钱,从1920年起,他把闽南的燕尾脊、马鞍脊 和中国传统的歇山顶,压在西洋建筑上,以表现中国人的自尊。 他长久以来的压抑得到了宣泄,从而获得了扬眉吐气的快感,这 就是“穿西装,戴斗笠”的嘉庚风格建筑的心理特征。
嘉庚风格建筑,丰要聚集在集美和厦门大学。它近看美,远看更美,越看越美。当你来到集美龙舟池南岸,选择视觉宽广的角度,悠然坐在木麻黄下,遥看对岸的道南楼、南薰楼,宛如美女群里盛装的最美佳丽,在蓝天下熠熠生辉,池中倒影似入水芙蓉;随着白鹭点波漾起的涟漪,楼影若接若离,好像无数彩练在水中飞舞,美得无法形容。
走近道南楼,那角、那柱、那情,处处表现了陈先生的独特思维。他利用厦门彩色花岗岩的优势,把古老的出砖入石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你看,柱面有柱面的拼接,墙角有墙角的搭配,墙面有墙面的花式,表现了花岗岩的无比美观。从七星池往西走,只见绿琉璃、红瓦顶连成了一片,绿琉璃深沉稳重,大红瓦(嘉庚瓦)艳丽欢畅,相互辉映。
特别是绿琉璃屋顶上那六个伸向蓝天的燕尾脊,不正说明陈先生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吗?纵观厦门、闽南、台湾的红砖厝,只有两个或四个燕尾,唯陈先生建造的楼宇有六个燕尾,双向腾飞,灵动美丽。集美学村的每幢楼,每一条街,时时刻刻处处都能让人感到陈嘉庚先生的存在,他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财富,不论是精神上的还是建筑上的,都十分厚重,我们及子孙后代都享用不完。
欧陆建筑到了鼓浪屿轮渡码头,有两条线路可以观赏到鼓浪屿有代表性的欧陆建筑。一是沿鹿礁顶一福建路一鹿礁路一复兴路,折向漳州路,这是首选的线路;二是从晃岩路一笔架山顶,转入安海路一鼓新路。建于1844年和1870年的英领馆已被拆除,新建的楼宇没有原版的韵味。
穿过仿英式建筑的日本领事馆和东洋式建筑日本警察署后,就到了哥特式建筑天主堂,其尖形艺术很有个性。走出天主堂,左转就是荣远堂,这是一幢以罗马柱为支撑,欧式风格为主的精品别墅。它的三楼又有中国建筑思维,与高雅的花园和谐相配。对面是“海天堂构”,五幢别墅各显其姿,中 楼和两侧的别墅最为美观。
中楼是传统歇山顶,但主体是欧式风 格,中西结合得颇有特色,特别是中脊下的藻井更为好看。具有 巴罗克韵味的南欧建筑,是林尔嘉住的八角楼。升旗山麓的李清 泉别墅,楼宇豪华而现代,花园宽敞而静谧,是家居理想之地, 因为别墅建在古榕的山谷里,故大门上有“容谷”二字,但那 是“榕谷”的笔误。
复兴路西端,有两幢维多利亚风格的白色小别墅,那是福建活版印刷创始人白登弼的别墅,外观虽已古老,但仍不失当年的气韵,且别墅里众多的人物和故事百听不厌。漳州路上有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新娘房。廖家别墅是鼓浪屿颇有资格的老别墅,且有林语堂这位中国文学家的诸多逸事。
黄家花园中楼当年号称“中国第一别墅”。这幢英式带有东 南亚风韵的豪华别墅,大厅用楠木装修,厅后的意大利大理石楼 梯时值10万大洋,令人叹为观止,后廊和特意打造的天台也很 别致。出了黄家花园,沿途有以波折屋面见长的林屋。来到笔架山顶,有当年曾作为“会审公堂”的两幢别墅。
往北就是春草堂、 观彩楼和许家别墅了。春草堂是中西合璧的家居小楼,异常温 馨。许家别墅系折中式风格,庄重典雅,从那玫瑰红墙后边仍可 ‘听到许家四杰的钢琴声。观彩楼最具个性,它有强烈的荷兰风 格,主要看点在于绳状门柱、火枪手面庞的窗楣和背弧形的三 楼,充分展示了它的建筑艺术美。
亦足山庄,有鼓浪_最漂亮、最高大的欧式门楼,有过渡道上的巴罗克照壁、花坛,使人过目不忘。而后顺着小径,来到安海路的番婆楼和西欧小筑。番婆楼的彩色装扮颇有洛可可的味道;“五脚气”长廊又是东南亚风格,但它的看点还是楼前番婆 点唱看戏的戏台和那进门见福出门也见福的大门楼。
杨家园,共有5幢别墅,其中“忠权楼”的欧洲窗最为美 观,窗棂、窗套、窗楣均十分艺术化。八卦楼/它是鼓浪屿最大的别墅,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。 造型独特,圆顶红色,是仿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堂石头房圆 顶而建造的,傲立穹隆,成了鼓浪屿和巨轮进出港的标志。
红砖民居红砖民居是中国最漂亮的民居,厦门红砖民居,多以红砖为墙,花岗石为基座,辅以木石的透雕、漏雕、圆雕、 浮雕图饰和精美绝伦的砖雕、木雕等特色工艺,具有鲜明的个 性,是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。厦门的红砖民居,主要集中在集美、海沧、同安、翔安等区,其中还有相当数量保存完好,尤以新垵为最。
它们大多坐北朝南,即坐子向午,选址为背山、面水、向阳之处。在岛外各区中,常常会发现许多大厝背后是高山,左右有山的支脉,山中流出的泉水,或汇于村前水塘,或绕村逶迤而去。前方平原田畴,视野宽广。厦门红砖民居多系华侨早年回乡建造,按主人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多寡,分别建成如下形制:二进(落)一院的四合院,平面呈“口”字形;三进二院的四合院,平面为“日”字形;四 进三院的四合院,平面为“目”字形;还有五落大厝,平面为 日字重叠形,以及人们称之为“大六规”的大厝,规模颇为 宏大。
中国古建筑的屋顶,大致可分为悬山、硬山、庑殿、歇山、方攒尖和卷棚六种,也有取其中两种结合在一起的,如重檐歇山、重檐庑殿、重檐方攒尖等。厦门红砖民居绝大多数为悬山、硬山配燕尾脊、马鞍脊形式。燕尾又分单曲和双曲,燕尾用于主厝,马鞍用于护厝。马鞍又有方形(土)、锐形(火)、曲形(水)、直形(木)、圆形(金)之分。
屋脊以其所在的位置不同,名称也不同,房屋坡顶的称正脊,正脊上重叠一条脊的称西施脊,两侧下垂的称垂脊,歇山垂脊下的四条屋脊及庑殿垂脊下有戗兽的屋脊称戗脊,山花下重檐顶底层坡顶的脊称博脊,重檐屋顶底层四角之脊称“檐角脊”。正脊的装饰分为三段:中段以双龙抢珠或双凤为主,两头以花草和吉祥图案为主,也有人物战马、八仙下凡等不分段的。
有的庙宇正脊,中层置福禄寿三仙和麒麟、宝珠、宝塔、葫芦等,两端作龙、鳌、花草,这叫双龙抢珠或双龙护塔。戗脊尾上的兽有龙、凤、狮、天马、海马、狻猊、狎鱼、斗牛、猴,一般只置九件,也有的置七件、五件甚至三件的,乃是随着等级而递减的。厦门红砖民居的墙面,大致有山墙(房屋两侧的墙)、廊墙(前后檐廊两侧与山墙相连的墙)、檐墙(分前檐墙和后檐墙两 种)、扇面墙(与檐墙平行的室内隔墙)、隔断墙(与山墙平行 的室内间隔墙)五种墙面分类。
前檐墙面大多用几种颜色的板砖空斗组砌成吉祥图案,种类极多,诸如:八角形图案为“八吉”,六角形似龟甲,或篆书寿 字,寓意长寿,葫芦为福气,金钱形为富贵发财,菱形为益寿延 年,等等。虽经百年风吹雨打,至今色泽艳丽,这是其他类型民 居无法比拟的。室内墙裙大多用空斗砖砌,平常人家使用长方形红砖进行组砌,朴实无华,也甚牢固,比如今的三合板做墙裙还要美观牢固。
许多大户人家的墙裙,使用砖雕,更是美观大方,品位甚高。如海沧的莲塘别墅,墙裙雕有百花、百兽和风光水墨画,十分精美独特。厦门红砖民居,厅堂多为三间七架。中厅为议事、迎客,两旁排放酸枝椅,正中为神龛置祖宗牌位,两侧为卧室,不够居住的就多建“进”或“落”,或建两旁护厝以解决。
如新垵惠佐邱 菽园宅就是三落四护厝,且落间的厢房拉得很长,以增加间数, 形成颇有规模的四合院组合,可多住人。红砖民居建筑屋内的构件十分复杂,但主要部件大致分为四类:垂直的称柱、纵向横放的称梁,横向横放的称檩(桁)、枋、楣等,辅助性的小构件称斗拱、挑、垂花、雀替等。
屋架有承重墙构造(以墙代柱,檩桁搁在墙上)和梁柱构造(以柱子和梁架支撑屋顶)两种。梁柱构造又分穿斗式(柱子直接顶着檩子,柱与柱之间以板梁相连)、抬梁式(下层梁抬上层梁)和叠斗式(梁上叠架斗拱、瓜柱,顶住檩子构架)二种。建屋时,主人非常注重脊梁、灯梁和寿梁。
脊梁是坡顶的檩子,工匠们称之“龙骨”,中段要绘以八卦图或河洛图,安装称 “上梁”、“上龙骨”,要放鞭炮,完成后还要设宴;灯梁是悬空 于厅内的木梁,多为六角形,也会绘画其上。它有特殊意义:灯 梁的投影线为人与鬼神的界线,线内属于祖先和神明的空间,家 庭祭祀在线内举行,线之外是人们走动的空间。
红砖民居的门,分为门框和门扇两部分。门框:木门以长方形为多;土砖构造的门,八角形的叫八卦门,拱形的叫弯光门,圆形的叫月洞门。此外,富绅大户把门造成花瓶形、椭圆形、书册形、花瓣形,均有吉祥纳福的含意。门扇:分板门和软门两种,板门为实心木料制成,软门则在边框中嵌以薄板,更多的是做成格子,称隔扇。
红砖民居的窗,有书卷窗、月洞窗、竹节窗、八卦窗、扇面窗、半墙窗、六角窗、椭圆窗、花格窗、寿桃窗、蝴蝶窗、漏窗等。有关对厦门红砖民居的认识,还有台基、间尺、铺面、栏杆、内外装修、匾额与楹联、家具与摆设、地理与环境等。骑楼建筑骑楼,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城市里的一大特色。
1920年,厦门市政会在规划建设厦门的新城区时,以骑楼 作为街市的主要形式。这些临街的商家,营业店面连着骑楼,楼 上住人,家用、商用、公用合而为一。至1932年,新城区构筑 起了四横(开元路、大同路、思明西路、中山路)一纵(思明 南北路)为框架的格局,一直到1980年厦门为经济特区以后, 这一框架才被突破。
骑楼为厦门人民服务了 60年,在厦门人心 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风雨季节,骑楼为行人挡着风和雨;炎阳九夏,骑楼又为行人挡着阳光和暑气。如今的骑楼,依旧商意浓浓,温情脉脉。众多商家认识到骑楼下的商机,把众多商品搬到骑楼边,招手、吆喝、鼓掌、试用,千姿百态,热闹非凡,呈现当今厦门的一道风景。